新标准对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适用范围、类别构成、图形符号进行了调整,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召开《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下简称“标准”)发布新闻通气会。
在本次标准修订中,主要对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适用范围、类别构成、图形符号进行了调整。相比2008版标准,新标准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4个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和11个小类,标志图形符号共删除4个、新增4个、沿用7个、修改4个。新标准12月1日起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宁波、广州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30个城市已经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1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列入立法计划。中央单位、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各省、自治区均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浙江、福建、广东3省已出台地方法规,河北等13省地方法规进入立法程序。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
本次通气会还介绍了新研发的“全国垃圾分类”小程序。该小程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中国政府网共同推出,近期将依托“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平台正式发布并上线运行。
“全国垃圾分类”小程序覆盖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市民可通过小程序查询生活垃圾分类,并直观看到各城市当前分类标志情况和新标准标志调整情况。
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习近平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习近平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